网站地图

广东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 >

生物发酵中溶解氧与pH值的协同调控策略优化

时间:2025-07-07 10:36人气:来源: 未知

生物发酵中溶解氧与pH值的协同调控策略优化

本文系统阐述了生物发酵过程中溶解氧(DO)与pH值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协同调控策略,通过优化内容结构和补充关键技术要点,为发酵工艺优化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1. 溶解氧(DO)与pH的相互作用机制

1.溶解氧与pH的相互作用机制

1.1 代谢关联效应

缺氧代谢转换:DO < 临界值时,微生物转向厌氧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导致pH值下降(典型下降幅度0.5-1.5pH单位)。

氧化代谢增强:DO > 饱和浓度时,葡萄糖氧化速率提升30-50%,可能加速酸性中间产物积累。

呼吸商(RQ)异常:当RQ > 1.2时,提示可能存在DO不足导致的发酵代谢。

1.2 物理化学相互作用

氧溶解度影响:pH每降低1单位,氧溶解度增加约5-8%(亨利定律)。

细胞膜通透性:pH<5.5时,H+通透性增加导致质子动力势(PMF)下降,影响氧利用效率。


2. 协同调控技术体系

2.1 动态控制策略

实施要点:

建立DO/pH变化速率预警机制(如dpH/dt>0.1/min时触发调节),采用模糊PID算法处理非线性响应。

2.2 补料工艺优化

碳氮比梯度控制:

生长阶段:C/N=10-15

生产阶段:C/N=5-8

脉冲补料技术:在DO回升阶段进行补料,避免底物积累。

2.3 设备参数联动

通气搅拌组合:

细菌培养:100-300W/m³搅拌强度 + 0.8-1.2vvm通气。

真菌培养:50-150W/m³搅拌强度 + 0.5-0.8vvm通气。

氧富集技术:当DO<30%饱和度时,采用25-30%氧浓度混合气体。


3. 阶段调控策略

3.1 菌体生长期

参数目标:

DO:40-60%饱和度

pH:6.8-7.2(细菌)/5.5-6.0(真菌)

关键控制:每2h检测生物量(DCW)与OUR的比值

3.2 产物合成期

次级代谢产物:

青霉素:DO维持15-20% + pH:6.4-6.8

红霉素:DO维持10-15% + pH:6.2-6.5

酶制剂:保持DO>40% + pH梯度控制(±0.3波动诱导)

4.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1:DO骤降且pH快速上升

可能原因:污染(如噬菌体)导致细胞裂解,NH4+释放。

对策:立即灭菌,调整补氮源策略。

问题2:pH稳定但DO波动大

可能原因:补料不均匀或搅拌死角,导致局部缺氧。

对策:优化反应器流体力学设计(如加装挡板)。

结论

通过建立DO-pH多参数关联模型,结合智能控制算法和新型传感技术,可实现发酵过程精准调控,典型应用可使产物效价提升15-30%,能耗降低20%。

标签:


本类导航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