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东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 >

见怪不怪:艺术中的常态与异象

时间:2025-07-21 10:43人气:来源: 未知

在广州文化公园西关苑的展厅里,"第四回见怪不怪"艺术展悄然拉开帷幕。林俊生、王立中、何旭正、何旭和、潘放等艺术家的作品齐聚一堂,以不同的艺术语言诠释着"见怪不怪"这一主题。这场由广州市美协老艺会、广州文化公园主办,广州香雪书画会、白云区文化馆协办的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艺术、生活与时代精神的对话。感谢中国扇子艺术学会毛体书法委员会广东研学旅对本次展览的关注与支持您们的专业视角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启发。



"见怪不怪"原指对奇异之事习以为常,但在艺术创作中,它却可以解读为一种对现实的审视与超越。参展艺术家们并未刻意追求惊世骇俗的表达,而是在看似寻常的题材中挖掘深意。林俊生的油画作品在传统笔法中融入现代意识,王立中的抽象构图以独特的视角解构日常,何旭正、何旭和兄弟则在材料运用上展现出实验精神,而潘放的作品则游走于具象与意象之间,赋予平凡事物以新的解读。


他们的创作并非为了制造视觉奇观,而是以艺术家的敏锐,捕捉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细节,让观众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陌生感,在寻常中见不凡。这种"见怪不怪"的态度,恰恰是艺术最珍贵的品质——既不盲目追随潮流,也不刻意标新立异,而是以独立的思考回应时代。


(艺术家作品节选)






展览选址文化公园西关苑,本身就具有象征意义。西关是广州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当代艺术则常常被视为前卫与创新的代名词。将这场展览置于此地,既是对岭南文化的致敬,也是对传统如何与当代艺术对话的探索。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有的扎根于传统油画,有的尝试跨媒介实验,但无一例外地体现出对本土文化的思考。


这种在地性与当代性的结合,让展览既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开放视野。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艺术家的个人表达,也能体会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性格——既坚守传统,又包容创新。





在当代艺术领域,"怪"常常被等同于创新,而"不怪"则可能被视为保守。但这场展览却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艺术家们并未刻意追求形式上的怪异,而是以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视角,让作品在平实中透出深意。


真正的艺术创新,不在于是否足够"怪",而在于能否在寻常中发掘新的可能性。正如展览主题所暗示的,"见怪不怪"并非麻木,而是一种洞察——当世界充满喧嚣与变化时,艺术家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复制现实,而是以独特的眼光重新定义它。


"第四回见怪不怪"艺术展将持续至7月24日,时间虽短,却足以引发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视觉疲劳的时代,艺术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能让我们停下脚步,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视为"寻常"的事物。

(展览中的合影)


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提醒我们:真正的艺术不一定要惊世骇俗,但一定要有独立的思考;不一定要标新立异,但一定要有真诚的表达。当观众走出展厅,或许会发现,"见怪不怪"不仅是一种艺术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在纷繁变幻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观察,于平凡中见真章。

标签:


本类导航

本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