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广东新闻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 >

现在的人出来聚餐都吃些什么?答案藏在江湖里

时间:2025-04-18 10:55人气:来源: 未知

实训项目名称软文营销

学生学号

及姓名 张鑫   20235120803038

李振玮 20235120803027

叶梓良 20235120803032

高靖   20235120803069

何俊威 20235120803011

罗子华 20235120803062

孔令林 20235120803044 实训完成时间

2025.4.17

实训目的:在学习完微信营销、微博营销和内容营销的课程内容后,通过智慧营销系统实操,使学生能够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多平台自媒体软文撰写、合规发布与创意排版的标准化流程,强化用户行为分析与平台规则应用能力,实现移动端优质内容的策划、生产与精准传播。

实训主要内容概述:

可以在新媒体营销模块,查看选题库,暂时无法发布新媒体矩阵。学习爆文的写作技巧。  

登录智慧营销平台,选择软文营销模块,选择自媒体,点击新建。

请将系统审核通过页面截图放实训记录。并将原文案全文放实训记录,请注意排版。

注明小组分工,撰写实训总结。

实训记录:

现在的人出来聚餐都吃些什么?答案藏在重庆人的江湖里

“这家店我刷到过!快帮我拍张火锅沸腾的动感大片!”

周末傍晚,刚走进火锅店的00后小夏兴奋地举起手机。隔壁桌的商务组正用公筷分切一米长的城口老腊肉卷,斜对角的情侣对着青花椒雾化香薰的袅袅烟雾调整滤镜,而带孩子的家庭组则对着AR屏幕上跳动的“火锅闯关地图”笑成一团——这大概是当代年轻人聚餐的缩影:既要吃得够“鲜”,更要拍得够“潮”;既要舌尖痛快,更要社交圈出圈。

如果你也在为“聚餐吃什么”犯愁,或许该重新认识重庆火锅了——它早已不是记忆里油腻嘈杂的“老古董”,而蜕变成融合地域文化、社交娱乐、健康轻食的“超级场景”。

一、舌尖社交货币:九宫格里的“人设自由”

当代聚餐最怕什么?“我想吃辣,但是朋友要养生”“有人无肉不欢,有人素食主义”——众口难调的痛点,在重庆九宫格火锅里被拆解成一场“舌尖民主实验”。

在重庆老灶火锅的沸腾江湖里,一锅九宫格就是一套社交解决方案:牛油红汤区翻滚着“重麻重辣”的重庆魂,嗜辣者夹起屠场直送的鲜毛肚,七上八下涮出江湖豪气;

菊花石斛锅用云南高山石斛+宁夏枸杞熬出清润底汤,怕上火的白领舀一勺綦江黑豆腐,吃出滋补轻盈感;东南亚风情的椰香咖喱锅咕嘟作响,涮一片分子辣味胶囊调味的城口老腊肉,猎奇党直呼“这才是混搭天花板”;酸菜白肉锅沸腾时飘出的东北酸香,让带孩子的家庭组安心投喂手打贡菜丸子,脆嫩口感征服挑食小朋友。

“一桌人吃九种风味”的兼容性,让火锅成为当代聚餐的流量密码。当商务宴请的客户夹起养生锅里的黑豆腐,当健身达人对低卡茶香清油锅竖起拇指,当二次元少女为AR游戏里解锁的“巫溪岩鲤盲盒”尖叫——每个人都在火锅江湖里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二、文化体验经济:吃火锅=打卡一座城

年轻人聚餐早就不满足于“填饱肚子”。数据显示,83%的95后选择餐厅时更看重“沉浸式体验”——而这恰是重庆火锅的杀手锏。

推开洪崖洞吊脚楼风格的门店,青花椒香薰的雾气与牛油香交织扑面。等位区的客人举着手机对准《重庆火锅的前世今生》8K光影墙:百年前码头工人围炉烫下水的情景,与当代年轻人举着自拍杆涮毛肚的画面在数字长卷中交替闪现。

最让食客上头的,是藏在细节里的“重庆彩蛋”:三峡石纹餐具盛着涪陵榨菜调的秘制蘸料,筷子架做成微缩版解放碑;川剧变脸主题墙前,服务员端上“山城十二怪”拼盘时,墙面投影自动播放巴渝民谣;结账时扫码溯源食材:上午还在江津花椒园里生长的青花椒,傍晚已在你碗里跳起麻辣圆舞曲。

“吃一顿火锅=打卡一座重庆城”的体验逻辑,让聚餐变成朋友圈的文旅大赛。 当闺蜜团在光影区拍出赛博朋克风大片,当探店博主直播“辣度挑战赛”现场,当父母辈对着分子料理辣味胶囊感叹“火锅也搞黑科技”——这场沸腾的聚餐早已超越饮食本身,成为年轻人彰显生活方式的社交资产。

三、健康与仪式感:Z世代的“既要又要”

“聚餐可以放纵,但不能没有底线。”营养师林悦的点评道出当代食客的矛盾心理。传统火锅被诟病的“高油高热量”标签,正在被新派重庆火锅颠覆。

在锅底革命中,藤椒荔枝锅用汉源藤椒油搭配岭南鲜荔枝,果香平衡麻辣;茶香清油锅以蒙顶山绿茶入汤,涮出的麻辣牛肉自带回甘。食材端更是“卷”出新高度:用-196℃液氮锁鲜的巫山黑猪肉、富含γ-氨基丁酸的綦江黑豆腐、经超声波清洗的有机蔬菜拼盘等应有尽有。

但健康绝不等于寡淡。“毛肚不上桌,此桌不开烫”的仪式感,把普通聚餐升级为文化展演:戴着白手套的服务员推着云雾缭绕的鲜货推车登场,重庆方言喊出“鲜货到—”,食客们集体举筷迎接这场“火锅开幕式”。

四、聚餐的本质是情感的沸点

从码头劳工的饱腹之需,到如今年轻人的社交刚需,重庆火锅用一锅沸腾的红汤证明:没有什么矛盾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加两格锅底。

当你在九宫格里涮过江湖,在AR地图里穿越巴渝,在辣度测试仪前和同事PK到笑出眼泪——那些关于“聚餐吃什么”的纠结,终将化作筷子起落间的快意恩仇。

今夜,让重庆火锅承包你的朋友圈C位。

实验总结:

通过对软文营销撰写的实践,我对新媒体营销的策略逻辑与创意表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本次实践以“场景化营销”为核心,围绕当代年轻人聚餐的痛点与需求展开,尝试将产品卖点转化为社交价值与情感共鸣。以下从策略、执行与反思三个层面进行总结。

一、策略层面:从痛点切入,构建场景化叙事

学习案例后,我认识到软文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开篇以“聚餐选择困难症”为切入点,迅速引发读者共鸣,随后通过“九宫格社交解决方案”“沉浸式文化体验”“健康与仪式感”三个维度,将火锅产品与Z世代关注的社交自由、打卡经济、健康需求紧密结合。这种“痛点—解决方案—价值升华”的逻辑链条,既突出了产品差异化优势,又赋予其情感价值。

二、执行层面:用年轻化语言强化传播力

在文案创作中,我们模仿了网络中的“网感语言”,例如“流量密码”“社交货币”“Z世代的既要又要”等热词,增强内容的平台适配性;同时通过细节场景描写塑造“新派火锅”的科技感与潮流感。此外,植入“赛博朋克光影墙”“辣度挑战赛”等互动体验,将火锅消费转化为社交传播素材,契合年轻人“打卡—分享”的行为模式。

三、实践启示

本次学习让我意识到,新媒体营销的本质是“与用户共情”。优质软文不仅要传递产品功能,更要成为连接品牌文化与用户生活方式的桥梁。未来需进一步培养对热点趋势的敏感度,同时加强数据分析与创意落地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品效合一”。


标签:


本类导航

本类推荐